縱橫四萬里,跨越兩千年。在中國北方遼闊大地,起始于荒漠戈壁的萬里長城,在山巒間蜿蜒前行,直至與山海交融。
這條“巨龍”為何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?它如何見證了中華民族眾志成城、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?如今,我們又該如何珍視歷史、傳承文明,讓古老長城煥發新活力?本期《習近平講述的故事》為您娓娓道來。
夏日的隴原大地,祁連山巔白雪皚皚,河西走廊綠意盎然。放眼望去,一座雄偉壯觀的建筑屹立在茫茫戈壁之上,它就是有“天下第一雄關”美稱的嘉峪關。嘉峪關憑借其嚴密的布局及常駐守軍,曾為維護西北地區安全發揮巨大作用。
長城墻體修筑歷來遵循“因地制宜、就地取材”的原則,根據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修建。
公元前221年,秦統一六國以后,在原有長城基礎上修筑墻體并加以連接。
長城凝聚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眾志成城、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。
硝煙散盡,古老城磚無聲地訴說著歷史。珍視歷史,才能更好開辟未來。近年來,我國不斷壯大長城保護員隊伍,并采取一系列保護舉措,讓古老長城煥發新活力。
文化遺產的背后,承載著歷史的發展脈絡。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磅礴力量。
監制:劉剛
出品人:孫志平
制片人:樊華 張平鋒
統籌:韓珅 王志斌
編導:李林欣 姬楊
記者:郭剛 馬莎 周夢蝶 曲瀾娟 徐偉
包裝:夏勇
海報:葉靜(實習)